第一百二十五章:马昭和一瓶高-《家巴雀儿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姜二电话里哦了一声,说着马上回去,挂了电话安顿着张斌留在三道坡,等着牛爷醒了斥候着,银白色的昌河车以后就归张斌使唤了。张斌哎了一声,欢喜的接过了钥匙。姜二接着又给姜大生打去了电话,电话里通知姜大生,车子买回来了,着让大生派个人来云山提车。这才吆唤着大海,两个人告别了二林和其他众人,赶往福兴居。

    在车上大海对姜二说道:“二岗啊,讷把你送到店里讷就走了,回村儿。”

    姜二说道:“着急个求咧,晚上吃饭再聚聚,明早走。”

    大海尴尬的说道:“唉,不行咧,修理厂没人,二海跑的外边瞎格转,现在徒工还没出徒咧,真有个事,春玲一个人忙不过来,讷早点回去也省的春玲惦记。”

    姜二听了释然了,点了点头,瞧着路边有个小商店,让大海停了下来,说道:“你等岗一会,嘴干,买瓶水去。”车停了,姜二下了车,进了商店,没一会领着两个大包,起边装了一堆的东西,拉开了车后门,堆了进去,关上了门又上了副驾驶,示意着大海开车,等着车开动了和大海说道:“你们来了几次,都走的着急,岗也没给大娘捎点啥,这次你回去了,在大娘面前替岗说点好听话,两包里边东西一样,还有一包你捎给江平娘,李倌儿那岗没买,等有时间见面了再叙。”大海哎了一声,没拒绝,离着三道坡还有十来分钟的路程,姜二一边和大海聊着天,一边想着刘云水带的什么人来自己的店铺,自己猜的出七八分,但是下一步自己改如何行事……。

    姜二回到了店铺,果然本来宽敞的外厅,坐满了人,正面的沙发上坐着三个人,刘云水靠着外手,敬于着其他两个看似领导的人,还有四五个人坐着塑料板凳,围着茶几谈论着,姜二进门的一瞬间,刘云水就瞧见了,连忙起身引着姜二说道:“哎哎老弟,你可来了,来来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。”说着话,那些坐板凳的全站了起来,

    刘云水走出了茶几,走到了姜二跟前,一拍姜二的肩膀说道:“这就是我说的姜老弟,姜二兴,云山县首席二宅,本事大的很,上过电视咧,杨教授,您说得那个司马什么陵就是我这个老弟发现的。”

    沙发当中间坐着一个上了岁数的老头站了起来,连忙过来握了一下姜二的手说道:“幸会幸会,没想到姜师父如此年轻,鄙人杨易。”

    姜二连忙弯腰回敬说道:“杨教授久仰大名,幸会幸会。”接着刘云水又把市文化局和文物局的几位领导给姜二一一介绍,姜二也一一问候着,接着说自己忙了一上午,先去洗把脸,接着进了洗手间,洗了洗手和脸,又换了身自己舒服的汉衫出来,接着寻了把凳子,紧临走廊的过道坐了下来,询问道:“各位领导来寻讷是有啥事啊?”

    这时候刘云水当起了介绍人,把来此的目的和姜二说了一遍……。

    市文物局和文化局接到云山县打上的报告, 报告里说,发现红石崖林场可能有千年古墓,这个报告引起了市委的注意,十份重视,请了考古和文化方面的专家一起研究,经过市委几个部门一起研究的结果,认为红石崖林场存在王侯陵的可能性很大,尤其是市里的考古教授杨易,经过文献资料举证,云燕两市,自古有“三代京华、两朝重镇”的美誉,古时名人大将,封王拜相的人数不胜数,北魏时期西晋有个叫司马金龙,就曾在燕州封王,这个司马金龙深受皇族宠信,死后有文献记载,就埋葬在云山县隐秘之处,史书还有记载,司马金龙死后谥封“使持节侍中镇西大将军吏部尚书羽真司空冀州刺史琅琊康王”被后世称为琅琊王。但是这个司马琅琊墓却一直没有被发现。

    于是市里和县里成立了工作组,来红石崖进行实地考察,云山县接待方自然是绿化办的刘云水,和县文化局的领导,这些个领导除了杨易有点针对性的建议和理论,对王侯陵的后续工作是一点进展也没有,又遇见个狡猾的刘云水,怕着文化局抢了自己的风头,对姜二和自己说的关于王侯陵的事,只字不提。最后商讨了两天,没有结论,刘云水这才领着领导们,到了仙人指路的石头旁,一番荡气回肠的讲解,杨易教授也研究阴阳风水,对刘云水是赞不绝口,想着让刘

    云水继续讲解,可是刘云水也嗝屁了,不知道以后咋办,只好交代了实情,这才把姜二给供了出来,这一行人才一起来寻姜二。

    对于众人来寻自己,姜二早有准备,所以这些日子刘云水让自己回来,也不介意。一直在想着到底怎样处理红石崖的事,首先必须的帮着张胜利脱离困境,当刘云水说完了前来的用意,姜二站了起来对着众人说道:“讷是个乡野之人,也想着为国家做贡献,但是这发掘先人的墓地,在讷们这个行当,属于绝户的生意,损阴德咧。”

    杨易连忙说道:“哎,姜师父错了,您这可是正儿八经的为国家做贡献,假如那司马琅琊墓不保护起来,继续被盗墓贼盗了,对国家可是损失啊。”

    姜二也是第一次听说这司马琅琊墓的名称,听着新奇,又说道:“可是讷做这些事,所使用的手段比较隐晦,而且讲究很多,会不会让人家说讷是传播迷信啊?”

    杨易众人都是文化人,当然对所谓的迷信呲之以鼻,来的时候几个人私下里也开过小会,一个考古研究请一个二宅出面,已经是很丢面子的事,不少人提出过反对,对姜二或者说是对二宅这个行当不信服的,比如文化局的副局,胡常信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