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第二天,桃桃被宋秩摇醒。 昨夜战况太激烈,导致她一直有点儿迷迷糊糊的。 宋秩失笑,拿了块浸了温水的毛巾给她擦了脸,她才慢慢清醒过来。 桃桃终于爬了起来,收拾好自个儿,和小飞白一块吃过早饭,就跟着宋秩去找董教授,向他告别。然后宋秩将小山一般的行李搬上吉普车,带着桃桃和小飞白往灵溪绿洲而去。 当然,因为宋秩也是第一次去,董教授让马梓诚跟车,以做向导。 卫星基地距离灵溪绿洲大约五十公里远,路况不太好,开车去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。 马梓诚这人还挺啰嗦的,一路上不停的说话。 “大西北这地儿,风沙太大。要认路啊,不能凭地貌。指不定吹上几天狂风的,小沙丘都被吹塌了……所以在野外,迷路是分分钟的事儿,很危险!弟妹啊,我说的这话,你可一定要记着——无论何时何地,千万不能一个人出门!” 桃桃清脆地应了一声,又问,“那在外头要怎么认路呢?” 马梓诚说道:“现在认路,只有几个土方法。一是看远处的山脉走向来定位,看久了,看熟悉了,大概就知道自己在哪儿,就算位置有点儿偏,不过也就三五公里,很好调整。” “一是等到夜里再看星辰,靠北斗七星来定位。但这个更危险,因为一到晚上,气温降得很厉害,而且夜里还有野兽出现!” 桃桃又问,“那你们现在靠什么认路?” 马梓诚答道:“指南针啊!” 桃桃立刻说道:“宋秩,我也要一块指南针,以防不时之需。” 宋秩,“下回给你带过来。” 桃桃这才放了心,又和马梓诚聊起了天。 马梓诚不是科班出身的技术人员。他是退伍兵,上过战场,受伤以后服从分配,来到了卫星城。他在这儿已经工作了六年,对这附近的地形、民俗,风土人情什么的了若指掌。又因为他是基地里为数不多的闲职人员之一,常常被董教授等人抓去帮忙。用他自己的话来说,无论是专业的问题、还是非专业的问题,他都知道一点儿。 而对着桃桃和宋秩这对新来的夫妇,马梓诚的倾诉欲还是很强的,说道:“董教授他们已经有研制定位卫星的计划,相信在不久的以后啊,我们出行就会有精准定位,再也不用依靠指南针了。” 不过,看起来马梓诚非常紧张一件事。 ——他反复交代桃桃,平时千万不要落单,不要一个人任性出门。天一黑就不要离开生产队,也千万不能离开生产队划分出来的安全区域。 桃桃就问为什么。 马梓诚说道:“有马匪!这些人都是旧朝余孽,也不放养种植什么的,平时就躲起来,没吃没喝的时候就结伴出来抢,还杀人不眨眼……虽然说我们这附近还没听说过有马匪出没,但听说他们去过二百公里开外的胡林镇!” 桃桃问道:“没人管吗?” 马梓诚答道:“有!我刚来的时候马匪还挺猖狂的,总听说哪儿哪儿又出事了。这几年这种事儿越来越少,应该是被戍边军团给灭了十分之八|九,不过啊……你还是要小心一点儿,就怕你在大城市呆习惯了,以为在这儿出个门、就跟在首都出个门似的……要没事儿还好,这不就怕万一么!” 宋秩直皱眉。 桃桃认真说道:“好!我保证我绝对不会单独出门的。” 马梓诚也看到了宋秩的脸色,安慰他道:“没事儿,灵溪距离我们这边儿近,我们这儿有军团驻守,灵溪也在他们保护范围之内……再说了,我们卫星站和军团每天都上灵溪取水,也等于是他们每天至少会去灵溪巡查一次,只要弟妹自己不作、别一个人跑出去……基本问题也不大!” 三人聊着天,当然主要还是马梓诚在说。他一边告诉桃桃夫妇这边的一些民俗,一边教宋秩看标识认路…… 大约过了一小时,桃桃眼尖地看到了远处……万里黄沙之中的一抹浅浅的绿色,不由得惊喜地瞪大了眼,指着那儿问道:“马大哥,是那儿吗?” 马梓诚嘻嘻笑道:“是!就是那儿!” 这时前方的远处突然扬起了黄沙—— 马梓诚只看了一眼,就对宋秩说道:“宋秩,你把车速放慢一点儿,前边应该是军团的运水车队,你俩是生面孔,呆会儿你把车停下来,他们会盘问……我把你俩介绍给他们。” 果然,宋秩放慢了车速,再往前开了一会儿,就有荷枪实弹的士兵把车子拦了下来。那些士兵的身后,是一队由七八辆军车组成的车队。 马梓诚很熟悉地向那几个大兵打招呼。 大兵问他,“今儿咋不是你开车?他俩是谁……咦,怎么还有个孩子?” 马梓诚介绍了一下。 大兵就让宋秩和桃桃拿了介绍信出来看,又仔细问了他俩的名字。然后也严辞告诫他们,平时不要脱离集体,遇到异常情况要第一时间向军团报告等等…… 接下来,宋秩启动车子,在马梓诚的指赤下,继续朝着绿洲赶去。 又走了大约半小时左右,绿洲越来越清晰。 没一会儿,宋秩就在马梓诚的指挥下,把车子开进了绿洲。 桃桃带着小飞白下了车。 有吉普车赶到,已经引起了绿洲的轰动。 很快,穿着蓝色大褂、脚蹬雨靴,戴着眼镜的傅教授和邓高云就匆匆迎了过来。 桃桃很高兴,和宋秩一块儿赶了过去,“老师好!邓师兄好!”,“傅教授好!师兄好!” “桃桃、小宋啊你们一路辛苦了!” “小师妹,你还真把孩子带来了?” 同门相见,自有不少话说。 不过—— 马梓诚打断了她们,“弟妹啊,你们先不慌着聊天,你住哪……让我和宋秩把行李给你卸下来,再看看你住的那地儿环境怎么样。” 傅教授一拍自己的脑门儿,“看我!来,桃桃……快跟我来!” 说着,傅教授一边逗弄小飞白、一边带着桃桃往工作站走去。 宋秩和马梓诚、邓高云就去搬行李。 桃桃的实验室非常显眼,在距离绿洲中心的水源处大约一百米左右。目前温室棚已经搭好了石桩和木架,塑料膜也已经覆盖好了。 工作站一共有五间用木板搭建的、格局呈“干”字型的屋子: ——最外头的是大办公间,当然办公的区域并不大,一大半被当成了仓库,用来堆放一卷卷的薄膜。 ——往里走,就是两间门对门的房间,其中一间是给桃桃住的,大约十二个平方。另外一间屋子的面积也差不多,目前空着在,拿来备用。 ——再往里走,也是两间门对门的房间,其中一间就是精密仪器仓库。里头堆放着一张大桌子,靠墙角堆着满满的化肥、各种化学试剂、仪器。另外一间屋子是生活用品仓库,堆放着例如大米、面粉、油盐酱醋这样的东西。 穿过走廊,进入温室。 当然温室还有其他的门可以出入,成堆的树苗被集中靠边放在一旁,生产队的人正在里头劳作。 桃桃看了看那些树苗…… 傅教授笑道:“放心吧,都是你要的东西!别担心,现在是十月,我会呆到十一月底才回去,保证陪着你,直到你习惯了这儿为止。” “谢谢老师!”桃桃由衷地说道。 然后傅教授又跟她说了一件事,“……玉溪跟我说,今年她也不想回去。所以等她忙完那边两个实验田以后,想过来和你做伴。当然了,也是为了津贴。我先问问你的意见,如果你有别的想法,跟我说说,我来处理这事儿。” 桃桃想了想,说道:“我头一年在这儿过年,心里正没底呢,石师姐愿意过来陪我,那当然最好。” 傅教授含笑点了点头,压低声音说道:“我猜她不想回去的原因,应该也跟左天华和他家人有关。听说他们一直在催玉溪,想让她把左天华调回来……估计玉溪也想躲一躲。” 桃桃也想起一事,连忙告诉傅教授—— “自从老师和师兄师姐们来了一线以后,那边安师姐对实验室就不怎么上心了。数据都是我记录、实操也全是我进行、日志也全由我来做……这些也就算了,我临来时,一早跟她说了让她来跟我交接,结果她也不见人。实在没法子,我就去找了秦院长,临时打报告请隔壁组的王师姐和我交接,还许给她一个月五块钱的津贴……老师,这个您可得认啊!” 闻言,傅教授半天都说不出话来。 正好这时,邓高云已经帮着宋秩把桃桃的行李搬了过来,就过来找老师和桃桃,猛然听到后半截话,他直皱眉,“什么津贴啊?” ——虽然他也不想斤斤计较、小气巴拉的,但是搞农业科研是出了名的穷,这也是事实。他真的很在乎津贴!也就很在乎桃桃带来的消息……是谁又要占用津贴了吗? 桃桃便又说了一遍。 邓高云的脸色顿时垮了下来,“安秋鹂也没跟进我的项目吗?” 桃桃直摇头。 邓高云就小小声埋怨傅教授,“您就惯着她吧,以后又是一个左天华!” 傅教授直皱眉,“主要是……哎,算了,等我回去的时候我再找领导说说这事儿吧!” 桃桃是隐约听说,安秋鹂是关系户,才跟了傅教授的。 傅教授要怎么处理安秋鹂,她可不管。 不过—— 桃桃对傅教授和邓高云说:“老师、师兄,我怕你俩着急,所以就把我做的那一份数据誊抄了一份带过来给你们,呆会儿我就拿给你看。” 傅邓二人听了,很是高兴,“什么?你居然还誊抄了一份啊?那可花大精神了!”,“辛苦你了小师妹!多谢多谢!” ——现在的联络全靠写信,做科研,数据很多,平时傅教授和邓高云要等到回京以后才能看到数据,然后再分析…… 但现在,桃桃居然把数据誊抄了一份,还带过来了? 也就是说,现在他们就可以汇总数据来做研究了!怎不叫她二人欣喜若狂? 桃桃只是微微笑。 她当然不会告诉老师和师兄,她这么做,是未雨绸缪——等到安秋鹂回来,发现傅教授的项目被王师姐给截了胡,肯定会恨桃桃出手干预。 桃桃想来想去,觉得安秋鹂很有可能会在她记录过的数据上做手脚。但凡只要安秋鹂改动了三五个地方的数据,就会给后面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。又因为那些数据全是桃桃记录的,当时桃桃也登记过…… 现在桃桃不在京都实验室,王师姐另有任务、也不可能一直守在实验室里。安秋鹂趁无人改动了数据,根本不会有人知道。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究,桃桃才会连夜把数据誊抄了一遍。 她索性装作不懂的样子,说道:“我也是想让老师和师兄早一点儿看到……哎呀抄得手都断了!不过老师呀,我得提个意见,以后我们的日志全都压复写纸吧,一式两份,一份留在大本营里当留底,一份可以拎着到处走……” 傅教授直点头,“你的建议很好,那我们以后就这么办!” 当下,桃桃就去取了手稿出来,交给老师和师兄。 第(1/3)页